央视网消息:自1950年第一批全国劳模诞生至今,劳动模范,这一独具中『zhong』国特色的社会荣誉,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,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。我们国家究〖jiu〗竟有多重视和尊重劳动模范?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。
去年“七一”前夕,中国 *** 百年华诞之际首次颁授“七一勋章”,共有29人荣获这一党内最高荣誉。在29人中,有8位全国劳动模范,以及多位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劳动荣誉获得者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 *** 【ping】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,强调劳模精神、劳动《dong》精神、工匠精神的〖de〗重要性。什么是劳模精神?概括起来就是“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、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”。这24个字,精准概括了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,道出了劳动模范能在广大劳动者群体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。
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,是劳模的底色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当家做主的中国工人阶级,全力投身‘shen’社会主义革命『ming』和建设洪流,大庆“铁人”王进喜立下『xia』“宁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铮铮誓言。
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,是劳模的追求。进入新时代,越来越多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(chuang)新型劳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。这位是“中国焊将”高凤林,他先后为90多『duo』发火箭焊接过“心脏”,北斗卫星、导弹、嫦娥月球探测器
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,是劳模的境界。 在(zai)贵州遵义,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,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、支渠长2200米的“生 sheng[命渠”,用实干兑现了“水过不去,拿命来铺”的誓言,被誉为“当代愚公”。
在内蒙古阿巴“ba”嘎旗,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近50年,探索出保护(hu)生态‘tai’、发展经济、促进增收的新路子,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劳动的内涵在更新,劳模的标准在“进阶”,但“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,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,淡泊名利、甘于 yu[奉献”的劳模精神始终是不变的秘笈。
网友评论